欢迎访问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!

曾大兴教授

曾大兴教授详细信息

个人介简

曾大兴,男,1958年生,湖北省赤壁市人。中共党员。1982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,获学士学位。198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1990年 至1991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。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。2003年晋升教授。1985年至1993年任教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。1993年至1999年,任职于广州市文化局,从 事新闻与文化传播工作。1999年至今,任教于广州大学中文系。 现为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广州大学一级特聘岗位教授、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、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、教育硕士(语文方向)导师。 所担任的学术职务主要有: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省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省文化传 播学会理事、广东省古代文论学会理事、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广州市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广州市语言文学学会理事。

讲授课程

1、隋唐五代文学(本科基础课);

2、宋辽金文学(本科基础课);

3、元代文学(本科基础课);

4、唐宋词欣赏(全校选修课);

5、唐诗欣赏(全校选修课 );

6、中国文学地理(研究生课程);

7、唐宋词研究(研究生课程);

8、柳永研究(研究生课程);

9、中国词学史(研究生课程)。

主要著作

1、《诗归》,古籍整理成果,85万字,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,与张国光、张业茂合作。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钟惺、谭元春所撰《诗归》的第一个校点本。1985年获湖 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。

2、《柳永和他的词》,专著,31万字,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初版,2001年再版。本书系国内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的一部全面、系统、深入地研究柳永的学术专著,在海 内外词学界产生重要反响,被公认为是一部"新意迭出"的词学著作,国内许多大学的词学博士点、硕士点与"古代文学精品课程"将其列入"必读书目"或"重要参考书 目"。作者本人被公认为最有影响的柳永研究专家。

3、《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》,专著,37万字,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。本书作为"199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",自出版以来,在历史地理学界和古代文学 研究界产生重要反响,被公认为是我国第一部文学地理学研究方面的专著。蓝勇编撰的"面向21世纪教材"《中国历史地理学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)一书,将本书列为 "重要参考书",多次引用本书的观点和材料,其中"文学家的地理分布"这一节,即是根据本书有关内容改写而成。今天,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学术界蔚然成风,作者本 人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"开创者"。

4、《英雄崇拜与美人崇拜》,专著,20万字,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。本书为"199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",分上、下篇,上篇为"流行歌曲的文化阐释 ",下篇为"南北民歌与南北文化"。自出版以来,获得广泛好评。被认为是国内第一部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当代流行歌曲的专著,也是第一部从南北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 中国古代民歌的专著。国内部分高校将其作为"艺术欣赏课程参考书"。

5、《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》,教学研究专著,21万字,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。本书为"广州市教育局科技计划项目"(2001年度),由中文系古 代文学教研室共同完成。曾大兴任第一主编。此书出版后,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和教育界产生重要反响,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》(2006年卷 )列为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。

6、《词学的星空》,专著,32万字,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。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20世纪词学名家的系列学术传记。被学术界称为一部"纪传体的词学史","有丰厚 的思想,翔实的史料,条理明晰的分析","同时能让读者享受到阅读的快感。"

7、《中国古代词曲经典导读》,教材,35万字,与刘庆华合作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。其中曾大兴负责唐宋词部分,约30万字,汇聚了作者多年来讲授和研究唐宋词 的心得。刘庆华负责元曲部分,约5万字。

主要论文

1 、稼轩词阳刚阴柔的审美特征,《湖北大学学报》1985.2

2、柳永的生活道路与创作分期,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1986.4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1986.12

3、论柳永的创作道路,《齐齐哈尔师院学报》1987.1

4、建国以来柳永研究综述,《语文导报》1987.10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1988.1

5、柳永词的市民文学特征,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1988.1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1988.1

6、大学中文系应成为文学家的摇篮,《民族高教研究》1988.2

7、封建中国的军事人才悲剧—《水浒传》主题新探,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1989.2

8、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(论纲),《社科信息》1989.12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1990.4

9、《琵琶行》的创作过程及其败笔,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1990.5

10、柳永以赋为词论,《江汉论坛》1990.6,《新华文摘》1990.9

11、楚文化的诗的礼赞,《学习与实践》1990.10

12、文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,《时代青年研究》1991.1

13、李清照成才原因面面观,收入《李清照研究论文集》,齐鲁书社1991年版

14、农桑为本与舍本逐末—中国古代南北方民歌比较之一,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1991.6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》1992.2

15、中国古代歌谣理论概观,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1993.1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1993.6

16、英雄崇拜与美人崇拜—中国古代南北方民歌比较之二,《广州教育学院学报》1999.3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0.4

17、柳永辨正,《辞书研究》2000.6

18、北方崇拜英雄,南方崇拜美人—中国古代民歌的另类解读,《广州日报?品书版》2001.1.14

19、换一个角度解读《水浒传》,《开放时代》2001.4

20、别具手眼,自成一格——毛泽东评点中国古典诗词,《广州大学学报》2001.7

21、柳永的文学贡献及其成功之秘,《广州大学学报》2002.2,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》2003.

22、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——兼谈文学的地域性,《学术月刊》2003.8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4.2

23、柳永宦迹游踪考述,《广州大学学报》2003.6

24、柳永都市风情词的历史价值与民俗价值,《暨南学报》2003.4

25、柳永《乐章集》与北宋东京民俗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03.5

26、文学地域性研究的最新收获,《唐都学刊》2004.6

27、古代文学教学的五个目的与五种方法,《广州大学学报》2004.2

28、广州呼唤真正的心理咨询师,收入《广州发展研究》,广州出版社2004.6,《南风窗》2004.8上半月刊

29、浦江清先生的词学贡献,《清华大学学报》2006.1,《文摘报》2006.1.1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6.2

30、胡云翼先生的词学贡献,《文学遗产》2006.2 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》(2006年卷),陕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版。

31、旅游景点与设施的命名问题,《生产力研究》2006.4

32、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化背景,《学术研究》2006.5

33、古今流行歌曲的文学演变,收入章培恒主编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》第二集,上海古籍出版2006.《广州大学学报》2007.11

34、大学生自杀背后的文化根源剖析,《广州日报?理论版》2006.8.14

35、王国维的"境界说"与顾随的"高致说"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》2007.2

36、俞平伯先生与词的鉴赏之学,《长江学术》2007.2

37、忧患人生与潇洒人生----中国古代南北民歌比较研究之三,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》(社科版)2007.1

38、刘尧民先生的词学研究,《词学》第18辑(2007),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.

39、唐圭璋对朱、况词学的继承与超越,《中国韵文学刊》2007.4

40、詹安泰对常州派词学的继承与修正,《学术研究》2008.1

41、夏承焘的考据之学与批评之学,《浙江大学学报》2008.3

42、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的得与失,《文艺研究》2008.5

43、晚清四大家中的一个"另类"——郑文焯的词学主张,《苏州大学学报》2008.4

44、吴世昌先生的词学研究,《燕京学报》新第25辑

45、刘永济先生的词学研究,《词学》第20辑,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.

46、建设广州文学馆,展示广州软实力,《广州市第七届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》2008.11,《广州日报》2008.11.27.A6《建广州文学馆展示软实力》;《广州日报》 2009.3.30.A18《建个"广州文学馆",如何?》

47、张国光先生学术研究之特点,《争鸣与创新:张国光先生纪念文集》,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.《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》2009.2

48、朱彊村与20世纪词史上的"梦窗热",《学术月刊》2009.6

49、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的核心价值,《文艺研究》2009.10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10.3

50、胡适治词的目的、方法与贡献,《广州大学学报》2009.11

51、"还原"与"发挥"——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,《师道》2010.3

52、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,《学术研究》2010.3

专业领域

中国古代文学研究、词学研究、文学地理学研究、民间歌谣研究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、岭南文化研究

科研项目(市级以上)

1、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1990年度)

2、气候与文学之关系研究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008年度)

3、中国南北方审美文化比较研究,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(1996)

4、明、清至民国时期广州府的文学家族研究,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(2009)

5、高等学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之反思,广州市教育局科技计划项目(2001)

6、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,广州市教育局科技计划项目(2005)

获奖情况

1、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(论文),获湖北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"湖北省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"(1989);

2、柳永和他的词(专著),获湖北省文学学会颁发的"优秀著作奖"(1990);

3、柳永和他的词(专著),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颁发的"优秀图书二等奖"(1991);

4、思进的都市(电视专题片),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颁发的"五个一工程奖"(2001),本人任制片人;

5、漫画苏虾(电视连续剧),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、国家文化部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"中国人口奖"二等奖(2002),本人任策划;

6、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(论文),获中共广州市委、市人民政府颁发的"2002—2003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"(2004);

7、2001—2009年,先后七次获"广州大学教学优秀奖";

8、2009年,被学生投票评选为广州大学首届"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";

9、2009年,被评为"广州市优秀教师";

10、2001年、2009年,两次被评为"广州大学优秀教师"。

学院地址:广州市番禹大学城城外环西路230号

Copyright©2012 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 版权所有